从来没有一个茶类的迭代时间超过千年,茶膏制作的演化史精彩绝伦
云南土司发明的“大锅熬膏法”
云南土制的普洱茶膏,即“大锅熬膏法”是谁发明的?在什么时期发明的?目前仍是一个悬案。
我们目前所能查阅到的史料,只知道清代皇帝雍正给云南总督鄂尔泰所发的圣旨(1729年),第一次知道清代就有“茶膏”这样一个事实。
我们只能猜测,这种“大锅熬膏法”是云南先人借鉴中医药熬膏的思路形成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的中医药在清代已趋于成熟,并自成体系,其中大量的中药膏状药物,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已经有几十种,说明熬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大锅熬膏法”是谁发明得恐怕很难有一个定论,因为它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技术相对中医药界的人而言,几乎没有什么门槛,只能说是那个时代一个群体尝试的结果。
“大锅熬膏法”的操作,极其简单,而且对生产工具与场地要求不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茶坊,只要有锅,有滤布就可操作,属于只要你愿意尝试,都会成功的方法。
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考证,其整个工序如下:
1.将茶及茶末放置大锅中,充分煎熬,使汁全出为止。投一次茶料,反复熬煎七次。
2.将煎熬之茶汤盛于布袋中压榨,使茶汤滤出,反复多次,避免有茶渣。
3.将滤出茶汤,再置于大锅中煎熬,茶汤上面浮上浅黄色之物,以小锅铲剔去,膏汁始清。
4.茶汤煎熬成极浓茶汁时,转盛于中锅中煎熬,至液体呈膏状,再易小锅收膏,搅拌须快,此时应注意力求不嫩不老为度,其程度全凭眼力和经验,取起一团,拉长不沾手,色起淡褐色,恰到好处。
5.用具:第一套用大铁锅,二套大铁锅,三套铜锅,四套铜锅,滤汁细布,定型模子,存膏器暂用铁盒,以玻璃瓶盛装最适合。
1950年,为支援进藏部队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接受熬制茶膏3500斤的任务,结果制成42市担(一市担为100斤)运出,这次的制作过程基本上是沿用云南古代熬膏的方法,经试验一市担茶叶,可煎茶膏20-25市斤,那时省茶司每日约熬茶膏15.2市斤。
这种熬膏的方法相比中药的熬膏要复杂了一些,仔细分析,部分提法也是错的,估计是有意识地误导,如提到原料中所说的“茶末”,茶末不可能熬出茶膏,茶末内含物质极少,根本熬不出“膏类”物质,凡是做过这方面实验的人都清楚这点。
甚至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误以为“茶膏”就是用普洱茶的“废料”,即不能压茶的茶末做出来的,也有一些人听信这种误传,用茶末去熬制茶膏,却总出不来东西,不知道问题出在原料上,还以为熬膏的技术有问题。
另外是熬膏的老嫩度的提法,其实,熬膏的过程主要问题是含水量地把握,含水量大,膏稀,不能定型,含水量少,容易出焦屑(俗称过火烤焦的意思),不存在老、嫩之分,历史上也没有膏体老嫩区别标准。
因为它们最终都溶于水,只要溶于水,就无法辨别它的老嫩,其实,老嫩度只是一种说法,估计是熬膏人为强调自身熬膏的技巧故弄玄虚而已,别太当真,重要的是,熬膏的质量的好坏只有一条标准,在不出现焦屑的前提下,含水量越少越好。
教你如何熬茶膏(以1000克干茶为例)
1、选料:三级普洱熟茶(按现行普洱熟茶等级划分标准),其发酵度较充分的,且最好是陈化五年以上的熟茶,也可选用陈化五十年以上的普洱茶(生茶),这种茶当然比三级普洱熟茶好,但存在成本太高的问题。
2、工具:锅(最好是不锈钢锅,铁锅也可),滤布(白布、多层纱布皆可),容器(最好大一点,可存茶汤)。
3、洗茶:用40℃——50℃温水浸泡茶叶,其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10,即茶叶为1000克,温水为10000克,使茶叶在水中缓慢舒展,浸泡四小时后,用筷子轻轻搅动,使茶叶表面的浮尘与杂质洗下,这道工序还有一个好处,可将部分农药洗下,因为很多农药是可以水解的,有了这个过程,增加了一层安全性,漂洗完成后,可轻轻地将茶叶捞起,放置到锅里。
4、熬茶:熬茶只需两遍。第一次加水10000克,按投茶量比是1:10,所加的水必须是未加热的水,即凉水。因为茶叶内含的很多物质是在不同温度析出,因此熬茶刚开始的时候不能加热水,否则影响茶膏的品质。
加水之后,用大火加热,直至煮沸,煮沸后,将火关至中火,熬茶20——30分钟即可,用滤布将茶汤滤出,放置到容器里,第一次熬茶结束。第二次加水5000克,过程与第一次相同。
第二次蒸煮完后,可将茶渣倒掉,需要说明的是,熬茶只需两遍,而不是五遍,甚至七遍,其主要原因是第一遍就已将茶叶的内含物质提取了近70%,第二遍把剩余可提取的物质基本提出,无需再多次提取,费时费力,没有实际意义。
5、蒸发水量:将两次滤出的茶汤进行大火煮沸,使茶汤持续沸腾并蒸发水分,达到浓缩效果。这个时间较长,直至大量水分蒸发,锅里的茶汤开始出现鱼眼泡,即接近稠状,将火关至文火慢慢熬炼,待锅内的茶汤开始出现流动性慢的现象,用筷子搅拌出现明显划痕时,即关闭火源,将锅取下炉灶,迅速将稠状茶汁倒入小容器里,或想使其成型的模具里,然后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停一小时后取后,茶膏即成。其成品率可达到250克以上,即25%——30%之间。
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1、从选料到漂洗、熬茶,所有工序都在自己掌控中,因为是自己操作,食品的安全性完全由自己把关,不可能像市场上一些不法商人为了卖相好看,去随意添加色素、香精等违禁的添加剂,造成汤色与口感及香气极佳的一种假象。
2、成本低廉。
3、可尝试多种配料方法。如可加人参、枸杞、姜片、橘皮等,调制自己喜欢的茶膏
但这种方法也有不足:
1、持续的高温过程,破坏了茶叶中的很多营养物质。
2、保质期太短,刚熬制出来的茶膏品质尚可,但存放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霉变。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酶在温度升高到60℃后,就失去活性,何况熬膏的过程何止60℃。没有酶的存在,普洱茶膏失去了“活的”动能,变成一个“死的”物质,保质期短与这方面有很大的关系。
3、汤色混浊或偏暗,这与大锅熬膏有关,在高温的情况下,它提取的物质是混合物质,持续的高温过程已使很多物质“变性”,茶叶中的化学组分出现重合或交叉现象,必然造成混浊。
需要提醒的是,采用这种工艺如果汤色是通透的,那可能与添加澄清剂有关,不是一个好的做法。因此,采用大锅熬膏法出现的汤色混浊,倒是正常的,是这种工艺的必然。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宁肯汤色混浊,也不用添加澄清剂作假,倒是一种诚信的态度。
4、几乎无味,与普洱茶的“味薄”不是一个意思,应当说水气味较多。
清朝皇宫的“压榨制膏法”
清朝皇宫的“压榨制膏法”与“大锅熬膏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可以说是最原始的生物科技的运用,代表古代科技的一个高度。
这种制膏方法是借鉴唐宋时期压榨制膏思路,而形成的更高级别的生物科技,虽然它很原始,但渗透着超前的科技理念。
“压榨制膏法”主要由几个过程构成:
1、轻蒸、解决、淋洗。
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决,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云南上贡的普洱茶进行茶叶品质的鉴别与评判。
其中,是否具有有害物质——甚至可能得投毒,需要仔细甄别,茶品的安全性检验是这个环节的重中之重。
2、二次发酵。
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再次转化与分解。
3、小榨去水、大榨出膏。
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分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4、自然沉淀,分层析出。
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5、收膏、压模。
将分层析出的茶汁放阴凉处风干,获得稠密度清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成形。以故宫博物院至今保存完好的茶膏为例,为委角方形饼状,大不过寸许,每块约为五克,面上压有花纹,中间寿字,四幅绕之,色黝黑。
这种工艺的好处是:
1、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分,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
2、整个制作过程没有高温蒸煮,基本上是在常温下操作,保护了普洱茶特有的活性酶,这也就为制成的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3、容易成型,膏体没有“粘稠感”,可制成各种图案和模型。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的茶膏,一个个小块,尺寸与重量严格的一致,且上面压有精美的图案,就是用这种工艺制成的,很多人试图用大锅熬膏的工艺复制故宫的茶膏,无论怎样下功夫,但就外观比照,都与故宫博物院里的茶膏相距甚远。
4、汤色通透,红艳明亮。按照这种工艺制作茶膏,你会发现,其冲泡出来的茶汤颜色通透性极强,几乎没有肉眼可看到的杂质,红亮度极高。
5、就香气而言,新制作出来的茶膏味“薄”,但陈化一段时间后,一般是经过三年,其香气逐渐升高,且越陈越香。
这是因为茶叶的香气形成有两个路径:一是高温提香,如绿茶、乌龙茶等,通过短暂的高温将茶叶中的芳香类物质激活;另一种途径是在常温的状态下,通过微生物产酶,酶产脂类物质,而脂类物质又生成芳香类物质。
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循环生成的系统,需要一个时间演化过程。正宗的普洱茶膏芳香类物质的生成就是源于这个途径。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再强调,高温对制作茶叶,甚至茶膏是一个大忌的原因。
6、可实现品种多样化。“压榨制膏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自然沉淀,分层析出”。意思是在自然沉淀状态下,将不同层次的沉淀物分层取出,可制成感官不同的茶膏,实现了品种的差异化。
如将最上层的沉淀物取出,可制成真正意义的“上投茶”,这种茶膏体积最小,也最轻,在吸透水后,仍可漂浮在水的上端,其比重轻于水。
蒙顿茶膏就依据这种原理生产了“红运当头”—— 一款国内外唯一的“上投茶”,如果将分层析出的中上端取出,可制成外观如青石般感官的茶膏,有的称它为“茶石”,有的称它为“石乳”,此项茶膏的外观呈现重度“白霜”,如雪覆青石的感觉。
这层白霜其是茶膏内的儿茶素与咖啡碱的络合物,蒙顿茶膏也是依据这个原理推出了“玉龙胜雪”一款茶膏,很多人误以为这是蒙顿企业的首创,岂不知,这也是清代宫廷普洱茶膏一个重要品种。
“玉龙胜雪”的茶名源于宋代的一款名茶“龙园胜雪”(宋代三十八款名茶之一)。云南标志性的雪山为“玉龙雪山”,因此将“龙园”改为“玉龙”,以示区别。何况普洱茶膏的原料产地就来自云南,也可以说“玉龙雪山”的脚下,清朝的乾隆皇帝曾写过一首诗,叫《烹雪》,也有人考证说叫《烹雪用前韵》。其诗全文如下:
《 烹 雪 》
瓷瓯瀹净羞琉璃,石铛敲火然松屑。
明窗有客欲浇书,文武火候先分别。
瓮中探取碧瑶瑛,圆镜分光忽如裂。
莹彻不减玉壶冰,纷零有似琼华缬。
驻春才人鱼眼起,䢖城名品盘中列。
雷后雨前浑脆软,小团又惜双鸾坼。
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来足夸雀舌。
点成一碗金筌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寒香沃心欲虑蠲,蜀笺端研几间设。
兴来走笔一哦诗,韵叶冰霜倍淸绝。
这首诗全诗二十句,140字,为古体诗,学术界至今对它表达的意思争论不休,其实,这首诗就是描绘了品饮“玉龙胜雪”的过程和感受。
很多人认为“烹雪”的“雪”是雪水,是乾隆皇帝注重品水,认为雪水比北京的玉泉山的泉水轻。这是误读,因为本诗描述的是品茶,而不是评价水的好坏,乾隆的另一首诗《坐千尺雪烹茶》才是真正描述“水”的概念。
如他在诗中写道:“……泉水终弗如雪水,从来天上洁且轻。高下品诚定乎此,惜未质之陆羽经。”意思是泉水与雪水相较,雪水质量最佳,因为它具备了“洁且轻”两大优点,所以他对陆羽二十水品中,将雪水放在第二十位,提出了质疑。
但在《烹雪》中描述的对象则不是“水”,而是“茶”,由于很多人不了解茶膏,更不了解普洱茶膏中的一款珍品“玉龙胜雪”,于是便出现望文生意的解释。
“压榨制膏法”的不足:
尽管我们说了采用“压榨制膏法”茶膏制作的种种好处,但就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考虑,也存在一些不足:
1、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这就必然造成普及性极差。
2、产量极低。成本奇高,这也造成普及性极差并很难推广,但不管怎么讲,这种压榨制膏的方法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压榨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自己熬茶膏蛮费茶叶的,熬出来成型也比较难总是变形
喝过朋友自己熬的茶膏,口感还行,茶汤浑浑的,应该是过滤的问题吧。
古代茶膏这么复杂?我还以为挤出茶汁晒干就好
现在还有人熬茶膏吗?得爱好成什么样。费时费力关键还不卫生不安全。